Menu Close

從木箱鼓到閃亮木箱鼓

「青山人也想要製作屬於自己的木箱鼓」D-school 社群工作坊表藝老師晨昕提出這個點子,創客領頭羊家成老師跑出第一棒,先辦校內教師假日培力營;第二棒是生科茹姬老師,號召大家來辦假日學生營隊。寒假,一群師生在木工教室裡,組結構、打孔洞、鎖螺絲、上響線、再封板……,學生在多位老師殷勤指導下,運用巧思和手作技藝,終於自造完成屬於自己的木箱鼓。第三棒是晨昕老師的打擊樂教學,讓學生們即時感受到「做了就可用」的學習成功經驗。青山自製木箱鼓,是為了下學期七年級音樂、表藝課的學習,我們策畫五月初百人遠雄博物館快閃!望著孩子跟上樂譜,一邊拍打出節奏,一邊歡欣地搖擺,頓時覺得今年寒冬暖洋洋!

「有了木箱鼓,是否可以讓它閃亮亮呢?」讓 STEAM 的跨域課程發展,有更多的創意和可能性?當晨昕老師向泓儒、嘉芸老師提出這個想法,對老師的科技專業成長,又是另一個驚奇及挑戰。適逢 2019-02-14 青山村 (協力造屋綠宅) 入厝慶功宴當天,青山謝泓儒老師,向 SEP 的協力夥伴 PecuLab 許願,希望能創造一組打出閃亮木箱鼓的表演團,為六月的青山村聚落活動 (D-school揭牌),玩出藝術與科技融合的創意生活。因此,PecuLab 許願池的任務開始展開,言出必行,使命必達。留下許願的證據,等待實踐那天,來回應這一切。我思,我執行,故我在。

2019-03-17,SEP 成員們在半畝塘若水會館一同完成了這個願望。這次的共好夥伴包含范信賢老師、蔡芸琤老師、王如杏校長、張益明主任、丁明豪主任、林茹姬老師、林岱瑩老師、張美如老師、張嘉芸老師、謝泓儒老師、黃家成老師、撒菲・伊詩坦達主任、脈樹・塔給鹿敦校長、蔡忠義組長、潘致惠校長、孫宗凰組長、黃珮貞主任、黃慧仙主任、陳思玎校長、李小英老師、孫詠雋、林柏宇、李佑、黃昱翰、郭思妤、邱品瑄,鍾儀叡。

范信賢老師為我們這樣的相聚,留下了這段話:以其半求其圓。我想,其意有二:1. 每人都不是全能,大家都分享貢獻一些,有機會成就更大的圓滿。2. 面對自然及生態,鬆緩退讓一些,反而迎來更多的圓滿。期待下次許願時,加入更多共同動手實現願望的共好夥伴。

木箱鼓的4堂課/林茹姬老師的分享

  1. 木箱鼓的起源:這幾年知道和打擊木箱鼓的人口愈來愈多了,木箱鼓(cajon,讀作「卡鬨」),是一種源自南美洲秘魯的打擊樂器,造型像個木箱,直接跨坐在木箱鼓上面用雙手就能拍打出節奏。拍打木箱鼓不同位置能變化出和爵士鼓相近的大鼓和小鼓音色,因學習容易上手以及方便攜帶,是近來極熱門的打擊樂器之一。
  2. 號召假日營隊:期待已久的青山村首批木箱鼓師生製作團隊終於出現了!不可否認地,坊間樂器行或網路搜尋其製作樣式選材各有優點。感謝去年 11 月科技中心家成主任,力邀林國憲老師到校,親自教授木箱鼓原理與製作,讓今年寒假營隊之一的木箱鼓得以開辦。後續深受歡迎的木箱鼓營隊又加場,03/09 及 03/23 二梯周末營隊。
  3. 木箱鼓的製作:木箱鼓主要由小鼓響線和 6 片木板材製作而成。木料選擇用 2 分和 3 分的夾板作為主結構箱體材料,拍打的面材則是選用較薄的 1 分實木椴木板材。活動前先請材料行先裁切好需要的尺寸大小。活動中,學生們再把已裁切好的材料正確地運用不同的輔助工具,完成看似簡單實際上又不容易的組裝、膠合、砂磨、漆塗料等各種製作流程。
  4. 表演藝術創價:整場教學活動不僅讓學生們藉由製作木箱鼓的過程,了解木箱鼓構造,教務處更是貼心的邀請晨昕老師教學生們,拍打出屬於自己的節奏,作為這次營隊的完全 ENDING,未來也期待更多老師和同學們,能一起加入「玩」木箱鼓行列。

閃亮木箱鼓 SEP 專案開發記錄 / PecuLab 協力技轉

閃亮木箱鼓,並不是一個已存在的套裝課程,而是從老師與學生的需求發想,不限縮許願者的想像力,鼓勵許願者大膽地提出需求,接著,透過專案管理與科技實作的引導,一步步地將閃亮木箱鼓技術轉移至課程中。這就是「混合型人才」的養成實例,在這個實際案例中,「混合型人才」具備融合科技與非科技的能力。讓許願者能自然地與科技連結,不僅要具備右腦的設計、創新、同理心,更要有左腦的邏輯分析能力。在「混合型人才」身上,不一定每項技能都前所未見,但要像自組樂高積木一樣,打造全新組合。要將想法轉化成做法,就必須仰賴以下關鍵思維的建立,並隨時保持動手做與開放式自學與共學的態度。以建立教學團隊自體正向運作的 closed loop,使環境持續進步。由教學團隊 (例如:青山國中小師生) 提出需求定義與量化目標與期許,SEP 為教學團隊提供既科學又人文的解決方案,並透過教育建立鑑賞觀點與價值系統。

在這個過程中,青山國中小的師生們,自行先開發傳統木箱鼓,並提供給 SEP 團隊木箱鼓的規格,讓 SEP 團隊同時但不同處,將 LED 整體解決方案模組化。待雙方各自完成後 (傳統木箱鼓 vs 可透過音效感測器觸發的 LED 燈條閃亮系統),再進行整合與組裝,共同完成,閃亮木箱鼓。

青山國中小的師生們,自行先開發傳統木箱鼓。
PecuLab 團隊成員同時但不同處,將 LED 整體解決方案模組化。

能夠為青山國中小的師生們將傳統木箱鼓加值成閃亮木箱鼓,這關鍵技術除了 SEP 團隊有能力進行軟硬體系統整合開發之外,另外的成敗關鍵,就是專案管理。透過這次的模組化後重組,青山國中小的師生們獲得了重新解構再建構的能力,並真實看到,大家對專案管理與科技實作整合的重視在未來只會更多,並直接擴散到所有產業。這就是真正的「創新」。人類經濟的成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高度仰賴創新,而所有的創新都是獨特的、不重複的,這些都仰賴專案的形式來達成,所以很難想像,未來的世界,勢必為擁有專案管理能力與實作能力者的天下,這就是我們該給孩子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