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Classroom 學生自主學習

共備教師善用 Google 協作平台

文∣ 新北市立青山國中小學 楊楚崧老師、許惠淑老師 、黃家成老師

因為善用 Google 協作平台,我們三位教師不需要每週安排固定面對面一本正經的備課,反而時常在辦公室或走廊上相遇,就會輕鬆聊天分享學生學習的有趣狀況,並針對學生回饋討論應該如何改良教學方式,可以讓課堂教學效果更好。我們會掌握時效分配任務協作進行, 久久才會約定一個時間坐下來共同彙整資料,並產出教學簡報、學習單、課堂教具或整理設備……等,三人合作不但不會三個和尚沒水喝,甚至還可以多到滿出來,大方地和所有學生在 Classroom 平台上開心共學。

神采飛揚―木作平衡鳥

創發緣由七年級首重手工具使用,搭配簡單的榫接技巧。往年都會參加的遠雄美展,今年主題是「飛」,於是想要與視覺藝術老師合作,發展木工課程並搭配美術課的彩繪教學,讓學生的作品可以在美展中呈現,最後師生決定製作平衡鳥。

設計發想

平衡鳥的造型不受限於鳥類的外觀,只要能設計出有翅膀、能飛的都可以。學生創意無限,有天使、精靈、蝙蝠、飛龍、飛馬、鳳凰……等都出現在設計的清單當中。利用簡單的三大塊木板,加上榫接木條,尋找出平衡點,即可完成能飛、能動的平衡鳥。

教師共備

利用學校廢棄的課桌椅製作出教學範例,再透過大型平衡鳥來介紹榫接技巧。挑選出質量較輕的桐木抽牆板,方便學生使用手工鋸鋸切。利用 Google 協作平台將共備資料上傳雲端,每堂課所面臨到的問題或是有好的教學方式,也都及時在網路進行討論與分享。

平衡鳥的 5 堂課

  1. 平面圖的繪製方式與方格紙的應用:簡易的三視圖說明,從側視圖可以看到完整的軀幹;俯視圖可以看到完整的翅膀。在事先準備好的方格紙上繪製軀幹以及翅膀 (單邊即可)。
  2. 手線鋸鋸切:將設計好的圖案利用剪刀或是刀片割下,放置木板上用鉛筆輕輕描繪輪廓,利用手線鋸沿著鉛筆線小心翼翼鋸切,利用已經鋸切下來的一邊翅膀當模板,再鋸切下另外一邊的翅膀。
  3. 榫接技巧:透過老師設計的小工具快速找到重心及平衡位置,在軀幹重心位置畫上已經設定的矩形大小,兩翼也在設定的位置上畫上矩形,一樣透過手線鋸將其鋸切下來。同樣在設定好的位置鑽孔做榫接準備,利用竹籤讓翅膀有活動的能力。
  4. 找尋平衡點:利用兩張相同高度的椅子讓平衡鳥維持平衡,做上記號,
    並鑽孔綁上風箏線 (釣魚線) 測試飛行狀態。在軀幹底部鑽一小孔綁上重物維持平衡,並可透過拉扯重物達到飛行的姿態。
  5. 細磨並上色:調整完所有的飛行狀態後,利用細砂紙做最後打磨成型,並交由美術老師指導上色彩繪。

手做木工結合 Arduino 開發板應用情境手機架

創發緣由

營造好氛圍能使心情愉悅,一旦心靜,做任何事情都能事半功倍。常見到有人聽音 樂來放鬆身心,除了音樂還有什麼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我們選擇燈光。燈光的變化能帶來不同心情的轉變,透過適合的燈光顏色就能穩定心情達到身心靈的放鬆。

根據研究指出, 藍色光線能有效穩定浮躁的心,若能在書桌前有這麼一個柔和的光源,就能讓書桌前的我們靜下心來閱讀與學習。可以挑戰進階版,將單一顏色 LED 燈改成 RGB LED 燈,就可以自由調整想要的燈光色彩。

設計發想

單純只有類似檯燈的造型並發出藍光似乎不怎麼酷炫,有什麼常見或常用到的物品可以用來結合燈光變化?啊~手機架!現今科技發達,人人都離不開手機,結合常出現在身邊的手機架與燈光變化一定非常獨特。

盲區偵測智能車

創發緣由

交通意外屢見不鮮,大車轉彎所產生的內輪差,常常導致意外發生。又或者未依規定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導致追撞意外頻傳。現實生活中陸陸續續有廠商開發出自 駕車,但是技術尚未成熟,能夠達到完全自駕還需要一段時間。若能在這段時間有好的設備可以提醒駕駛行車安全,會是一個不錯的過渡時期。

設計發想

倒車雷達、倒車顯影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不過對於轉彎的車側死角尚未有好的解決方式。若將感測器裝在車側並結合燈光或聲音的提醒,就能防範轉彎所造成的內 輪差導致交通意外發生。

教師共備

情境手機架以及盲區偵測智能車主要分為兩大主題,一是手做木工、二是程式控制。手作木工部分選擇雷切用的椴木板, 程式控制選擇 Arduino Nano。

在程式撰寫與教學課堂規劃共討論出八個單元來實作 Arduino 程式以及感測器的控制。並將每個單元透過繪圖與程式範例畫面截圖製成簡報檔,除了教學可以共用外,每班課 堂上都有另外建立 Classroom 平台,教師將課堂上所用的學習單、簡報檔都放置上方,學生任何時候都可以自主學習。

手做木工部分,則是透過三視圖的教學引導,拆解立體手機架 / 智能車成平面圖。學生則自由創作不同外觀造型,搭配教師不斷嘗試共備所整理出來的最佳構成 (組合)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