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藝術 NIKE 勝利女神
文∣新北市立青山國中小學 丁明豪主任、張益明主任 、陳美如老師、黃家成老師、張晨昕老師
青山國中小乘著數位時代的趨勢,透過「科技藝術」的專題教學,突顯當代跨領域的新藝術語言,進一步探索人文藝術和新興科技的互動可能,以及其如何以複合媒材展現交織相融,綻放各種突破性的實驗創新,讓古往今來以此為節點,讓作者與觀眾在此共創,譜出當代教育改革中藝術、科技視域交融的美學風景,成功創作出「Nike of Qingshan」。
青山 Nike 勝利女神的創作原型是來自於法國羅浮宮三寶之一 Nike of Samothrake,她站立在象徵戰艦船首的灰色大理石基座上,代表女神從天而降,降臨在獲得海戰勝利的艦隊中。勝利女神雕像最出色之處,在於將動態的美感瞬間凝止,靜靜佇立的女神保持著優雅平衡的身姿,但垂下來的衣裙則彷彿還在強勁的海風中飄揚擺動。美國知名的運動鞋品牌 Nike,在鞋身二側各一的雙勾商標圖案,就是取自於勝利女神的這對羽翼。
勝利女神自西元 1863 年於 Samothrake 島出土至今都不見頭部,她的容顏一直是個千古之謎!正因為大家都在揣測勝利女神的臉龐就竟長成什麼樣子?所以更激發了青山師生強烈的創作動機,是不是有可能運用新興的數位互動科技,讓每位學生的臉去合成在勝利女神的身上呢?如此,每位學生都可以化身為勝利女神了!這
樣的創作理念也「象徵學生乘著科技的翅膀,翱翔在學習的瀚海,善用科技加值學習,獲得自我實現的勝利人生」。
勝利女神的 5 堂課
- 雕塑藝術:勝利女神 Nike 是青山師生製作的第四尊大型裝置藝術,2015 年製作海神波賽頓、2016 年製作智慧女神雅典娜、2017 年製作梵谷藝術大神、2018 年製作勝利女神- 數位互動裝置藝術。波賽頓和雅典娜二尊是用竹
編裹紙的峇里島傳統 ogoh ogoh 大偶製作手法, 再加上 acer 雲教授智慧套件組,能讓海洋之心及智慧矛盾發出閃耀的光芒。梵谷大神、勝利女神則是採生鐵件為核心,用大塊保麗龍組裝雕刻後,包裹上層層的紗布,再塗上三層 epoxy 環氧樹脂,最後才使用壓克力顏料來上色完成。 - 自動裝置:應用 Arduino 電路板,連接超音波感測器,偵測距離分為小於 100cm、100cm < 距離 < 200cm,大於 200cm,隨著距離的改變,將量測出的距離傳送給 Arduino 板,判斷觀眾跟 Nike 距離多遠,再下指令給紅外線發射器,發射出對應的訊號給投射燈,讓 Nike 因觀眾距離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 程式設計:青山教師應用 2018 年 5 月底問世的 Thunkable X 手機 App 開發軟體, 一個能開發跨平台的工具,意即可在 iOS 和 Android 上使用 (有別於 MIT AppInventor 僅支援 Android 手機),製作 App 提供拍照及繪圖的功能,觀眾可以立即影像處理,再透過雲端資料庫的儲存及讀取,觸碰另一台手機進行上傳動作,很快地就可以看見觀眾所創作的圖像,顯示在 Nike 女神的螢幕上。
- 觀眾互動:當觀眾走向女神 Nike,隨著彼此距離遠近,女神 Nike 週遭便會投射出不同顏色的光芒。當二者距離 3 公尺會出現紫光,這是欣賞 Nike 最美的距離;當距離 1-2 公尺會出現綠光,這是觀眾可以和 Nike 合照的最適距離;當距離 1 公尺內就會不斷閃爍紅光警示,提醒觀眾不要靠近或觸碰女神,因為女神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再者,觀眾可以拿著已下載 App 的手機進行自拍、簽名或塗鴉,然後按下手機上傳鍵,就可以將自己的影像上傳到 Nike 頸部的顯示器,女神就會立即變臉成觀眾,觀眾也就化身為勝利女神。
- 表演藝術:新藝術強調科技、藝術跨界整合彰顯出原創者的主體意識,也強調透過觀眾的互動參與來紀錄集體創作的歷程,典藏一幕又一幕人與藝術品之間的即興演繹。「Nike of Qingshan」初次實驗以舞蹈來輝映新藝術的符碼,由六位女生在三度空間中,環繞勝利女神展翅舞躍,「想要高飛嗎? 」「那就必須盡情地鼓動自己的雙翼…..」。用肢體語言來訴說「羽化蛻變」的迴旋奔放,在震撼人心的樂音中,如狂草般的舞姿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