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分類: 心路歷程

未來教育 – 台灣100

http://tw100-2019.cwgv.org.tw/contents/results2019

執行單位:新北市青山國民中小學

支持系統:

前進青山村致謝

台東順天書屋 | 美成和達儒的媽媽 – 曹聖凰

感謝小英老師、青山國中小王校長與 Pecu 老師促成這次的參訪。謝謝青山的老師與同學帶給我們美好的周末學習之旅。謝謝楊主委與施前主委讓我們的孩子有機會在順天書屋學習、感謝辛苦的志工爺爺奶奶、謝謝王爸爸與王媽媽熱情招待。這是一趟集眾人之力而成的旅程。

緣起:

當小英老師確定前進青山村日期,心裡真的很掙扎,因離孩子們期末考時間太近,孩子平時又不用功,可是又想去見見世面,經過一番討論後孩子們願提前準備功課,一同快樂前進青山村。

旅程:

六月十五日清晨五點出發,灰濛濛的天空飄著細雨,沿途美麗風景幾乎都錯過,因為大家不敵周公的召喚。醒來已到汐止了,天空已換藍裝,孩子們也換好他們的服裝準備大顯身手。我們以傳統宮廟文化方式,由前導、轎班、十三班頭帶領可愛的順天三太子進場。迎接我們的是悠揚的弦樂與動感的閃亮木箱鼓。傳統與現代、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一點也不衝突,衝突的是人心不知思辨,是不願接納,是不願改變。讓孩子們了解不同環境會產生不同文化,學習他人優點,改進自我缺點,發揮個人特色。

人文遠雄博物館參觀:

「藝汐高飛」是汐止地區十五所中小學的藝術創作美展,每年有不同的創作主題,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這樣的美展不但給孩子們表現空間,也凝結汐止地區的向心力,增進對自己家鄉的認同感。更棒的是青山國中兩位帥哥解說,真的不輸專業導覽員喔!期待書屋的小小導覽員能向大哥哥看齊,表現自己的專業與自信、幽默的應對。

下午的身體律動大人小孩玩得不亦樂乎,木箱鼓課程令好興奮,可是沒多久手就開始紅、痛了,真的讓人又愛又恨啊!也讓孩子明白何謂:「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早上哥哥姊姊的閃亮木箱鼓表演,不知他們的手是否已形成保護膜了。

晚餐後,我們還有版畫課程,上課前腦子想到的是小時候,拿厚保麗龍板用香燒出圖案在拓印,長大一點用木板與雕刻刀。時代的進步材料也進化許多,現在有專用的版畫版,用筆就可以刻出,真是方便。短短的兩小時,孩子們都有完成自己的作品,收穫滿滿。

夜宿青山幼兒園,孩子們清晨五點自動起床,(上學怎麼都叫不行呢?)逛校園的逛校園,運動的運動。沒球怎麼辦?不用擔心,保特瓶加一點沙(不可過多會很痛),就可開始躲避球大戰了。原來不需有太多物質,他們就能發揮想像自己創造遊戲。在校園裡四處可見學生們的作品,利用廢考卷製作雕塑品,精美的木工自走車作品,孩子們自己設計的花園自動灑水系統,還有師生協力蓋的綠能屋,很酷的人臉辨識系統,這是座結合人文與科技的教育城堡,每個角落都可看到校長與老師們的用心。

難得來汐止,當然要了解汐止的故事,親切的校長媽咪帶我們走讀汐止,日治時期的汐止神社到現今的忠順廟。「汐止水哉」從老照片中述說汐止人如何面對水災?也讓年輕一輩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認同家鄉。

校長帶領我們造訪深坑老街,一棟棟的老建築述說著不同的奮鬥故事。最終站是深坑老茶行「儒昌茶行」從清溪到台灣傳承數代種茶技術,訴說台灣茶的故事。兩天的行程在滿滿茶香中畫下完美句點。

反思:

這趟旅程收穫滿滿,看到青山孩子們的作品,反思我們能做的有那些呢?人臉辨識系統我們可用於何處?可在藥草園用來幫忙抓蟲、除草嗎?可在順天文物館述說十三班頭的故事嗎?我們的臉譜可以3D列印嗎?還有甚麼呢?…可讓孩子們探索、討論、學習。

原來 108 課綱我們已經在做了,而我們家長該學習的是如何放手讓孩子飛?城鄉本來就有差距,但我們如何不讓差距加大?如何發揮我們的優點與專長?這是我們該深思的。

順天書屋打工趣

台東大學附小三年級 | 邱達儒

五月十八日期待很久的順天打工日,感謝王爺讓天氣涼爽沒有下雨,若像前幾天艷陽高照,我們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烤蘿蔔頭了。我原想搬磚頭那麼簡單的事有甚麼困難呢?一開始大家各搬各的,一次只能搬一塊或兩塊,很快的就腰酸背痛累斃了。

於是大家想辦法組隊找工具 (手推車) 分工合作,有人將磚頭搬上車要排好,才可放多一點磚塊,一個人堆車運送,有人將磚頭搬下車,很快就把事情完成了。我發現原來搬磚頭並不那麼簡單,很花力氣的啊!但是團隊合作可以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又可以和朋友聊天,還可以賺比較多。真的體會到所謂:團結力量大。下次有機會一定一開始就組隊,絕對不要單打獨鬥。

很充實的星期六下午,有賺到零用錢又可以參加市集,還要感謝志工奶奶做的超好吃點心。希望老師多多舉辦類似活動。

台東大學附小三年級 | 涂家瑄

首先,我要感謝蘇府王爺,小英老師給我一個很好打工的機會,於是老師給我們看了,第一梯次打工,所利用的工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一件事情,必定要有好的工具,於是老師給我們看了照片,也告訴了我。

要工作前,我借一台手推,這時,老師說要戴手套,不然手會受傷,我戴好手套後,就開始動工,媽媽負責把紅磚放到推車上,我和遊子瑩負責把紅磚一一疊好,我發現一個訣竅,紅磚十個十個一疊,既好算又整齊,無意中,媽媽又發現了一台推車,於是,我們雙管齊下,媽媽先把一台推車裝滿,我和遊子瑩用洪荒之力,一起把紅磚疊整齊,就這樣一直重複做,我的手超酸,又超累,我的手跟腳好像要分離了!腰快挺不直了。

時間到了,小英老師說不能再搬了,如果再搬的話,那一組全部搬的都不算,老師叫我們去算一算共搬紅磚有幾塊,再去領錢,我們那一組搬了三百零六個,共赚了三千零六十元,拿到錢我們平分成四人份,每個人得到七百六十五元,發現沒零錢,於是,我拿一百元鈔票和小英老師換十元零錢,這時,我感覺好像老闆!

經過這次的體驗,我覺得<搬紅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所以也讓我知道什麼是團結力量大,同時,我也體會到爸爸、媽媽賺錢非常辛苦,我要認真讀書,希望以後可以跟小英老師一樣。

>__<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打完字了!再次謝謝老師!>__<

台東縣寶桑國小四年級 | 鄭安庭

星期六下午三點整,我和弟弟要到順天書屋藥草園區搬磚塊,做勞動服務,在我的印象中,磚塊又硬又重抬起來非常吃力,想到這裡我有點害怕,但又不禁期待了起來下午的活動。

終於到了星期六下午,我迫不及待的衝進順天書屋,一開始,大家先一起做熱身操,我把手和肩膀都動一動,因為搬磚塊最需要這兩個地方,做完熱身操後,大家分別和自己的同夥去搬磚塊,我和弟弟同夥一起搬,我把手套穿好,就和弟弟上工了,我們先把磚塊搬到推車上,再推到前面,我把磚塊搬起來,這跟我的預期一樣,好重好重,我小心翼翼的搬到車上,我和弟弟搬了很多到推車上,放好後,我們同心協力拉到旁邊的空地,我和弟弟搬了很多很多趟,慢慢的我抓到了一個小訣竅,我們將磚塊拉過去空地的時候,可以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到後面用力的推,這樣才可以節省時間,抓到訣竅後,我們越搬越快,一下子就堆了好多,一看到這一層一層的磚塊,我超有成就感的,雖然我們都汗流浹背,但搬磚塊太開心了,早已忘了辛苦,最後,老師要大家休息一下,算算看自己搬了多少磚塊和錢,我和弟弟總共搬了一百一十個磚塊,賺了一千一百塊的工資,真是開心到不行了。

今天的活動讓我學到錢是得來不易的,尤其是用勞動賺錢,非常辛苦,所以我決定從現在開始,一定要更用功念書。

科技議題模擬聯合國

十年磨一劍放眼看世界 – 跨校青山青少年世界論壇

文∣蘇聿岐、謝佑君 SDG ∣ 優質教育

台灣 2017 年12 月21 日晚間,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以遠程出席機器 (telepresence robot) 視訊方式出席聯合國正式會議「網際網路治理論壇」,唐鳳會中表示,台灣運用線上金流、線上數位簽名等結合 E 化政府服務,使民眾可線上繳稅、線上更新駕照、線上註冊及預約看病等,機場也有網路化自動通關系統(E-Gates),讓旅 客節省時間。很多開發中國家希望台灣分享相關經驗,台灣也提倡資通訊夥伴計畫,和貝里斯、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與巴拉圭等國合作。

因為世界的變化很快,今天學習到的知識可能明天就過期了,在世界村的無國界範疇中,我們不斷地遭遇問題及挑戰,舉凡糧食、污染、人口、能源等議題,在 10 年 20 年前可能不是困境,隨著世界各地日新月異的開發,這些議題都面臨了改變與調整,而科技教育的意義價值性,即在於提供人類更公平正義的生活方式, 翻轉我們生活的方式,在模擬聯合國的議題思考脈絡中,科技技術的發展也是國與國對話間相對重要的因子。

面對科技的急速發展以及國際趨勢的轉變,倘若台灣能學生針對國際議題關懷環境發現以科技為用的價值,甚至具備領先全球的技術,必能被世界看見!而現今世界改變的速度遠遠超乎你的想像,在學校學到的工具可能沒有辦法應付未來的挑戰。面對挑戰,我們無法單憑一己之力去解決,如同我們沒有辦法用單一工具去解決 問題,而是需要透過創造力、邏輯思考與團隊合作解開。因此,學校所要教導給大家的除了學科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問題解決能力及面對生命的態度,像是目前所推動的模擬聯合國課程,希冀透過活動培養出正確的邏輯思考以及組織表達能力。

5 年前,學校正在發展校訂特色課程,在教師構思的過程中,偶然接觸到模擬聯合國的議題,覺得透過會議來發展國際教育的想法相當有意義,也讓學生感到有趣,推動的第 2 年,適逢新北市政府開始規劃辦理相同的活動,便加入局端的行列一起響應。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縮寫MUN)是一種學術性質活動,藉由精簡後的聯合國議事規則舉行模擬會議,使與會者瞭解多邊外交的過程,培養分析公民議題能力,增進學生演講和辯論能力,提高組織、策劃、管理、研究和寫作、解決衝突、求同存異的能力,進一步訓練批判性思考、團隊精神和領導才能,同時認識不同文化,拓展國際視野,瞭解各國在歷史上或現實中的立場與處境。

在模擬聯合國的課程架構中,期待學生達到下列目標:

一、 了解模擬聯合國運作模式:在模聯會議中,學生作為不同國家的代表,在不同的國家背景、立場及處境下,針對會議制定的討論議題進行研究,從自己代表國家的切實利益制定談判立場,學習以多元角度看待問題。

二、 訓練學生資料收集之能力: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將大量且龐雜的訊息轉化成有用的資訊,是現代人必要的課題之一。而模擬聯合國的訓練,正是能提升學生此素養的利器。

三、 激發學生學習並應用外語能力:引導學生了解國際間實際運作情形,除了增加其多元外語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外,亦能強學生對國際事務之敏感度、體驗 國際競爭與合作經驗,厚植邁向國際舞台的實力。

四、 建立學生世界公民意識:藉由一系列的模擬聯合國活動培訓,培養學生學習分析議題、增強演說和寫作技巧,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藉由接 軌最新的國際發展議程,落實聯合國的 SDGs,開展學生之國際視野,進而產生對世界的興趣與責任感。

一個教學活動的成功,在於事前的完善規畫。首先是學生招募,第一階段是在學期初時針對學生辦理的專題演講,讓學生們對這樣的活動有初步的認識;接著透過任課班級進行第二階段的說明與宣導,為了是讓學生能更充分的瞭解課程內容,以及整體的運作方式,對於活動有正確的理解與認知。再來是教師推廣的部分,利用朝會、導師會議及各項行政會議宣導相關活動,讓老師去思考及推薦有相關興趣或特 質的學生。最後透過紙本招募單方式,敘明相關內容及上課時間,除提供家長課程訊息外,也讓家長知道學校對於國際教育的重視與努力,藉此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及關懷社會的能力。

透過上述的方式及內容,基本上親師生都能確實掌握活動內容及意涵。秉持著教育資源的公平性,在篩選的機制上沒有特殊的設定,有意願參加的學生我們一律展開雙臂歡迎,讓有動機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當學生反映:「這需要很棒的英語文能力嗎?英文很差會不會被迫退出?」我們常跟學生說:「如果沒有參加過,你怎麼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除了鼓勵外,也希望透過各種活動引領學生探索生涯、思考未來。

模擬聯合國會議在國中階段的目標,不在強調英語文的口說能力,反而需要的是一 顆肯學習、對社會脈動有興趣的心。在課程進行中,學生需要不斷的去查找資料,並且將想表達的內容文字化, 最後在會場上將這些文字化為與人溝通、說服他人的表達能力。

換言之,透過不斷的練習以及反覆的思辨過程,讓自己成為一個言之有物的人。而事實也證明,只要給適當的鋼架,適度的澆灌養分並給予等待的時間,學生的表現總是超乎預期,也從這樣的過程中看見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與成長。總結起來,參與這項活動所需要的特質有:

  • 一、 對各種事物感到興趣的心
  • 二、 具備基本的口語表達能力
  • 三、 擁有簡單的作文書寫能力
  • 四、 願意花大量時間查找資料
  • 五、 願意用課餘時間到校上課
  • 六、 具備與他人溝通協調能力

如同偉大的德國哲學家尼采所言:「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只要你有人生目的,再悲慘的生活你都可以忍受。透過模擬聯合國會議的實施,正是希望帶給學生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擁有責任感,學會對自己的行動負責;懂得關心社會,感受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而增加人生的深度及廣度;學著打開國際視野,培養關懷社會的情懷,進而關懷弱勢團體或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你的能力越強,責任就越大」蜘蛛人的名言如是說,亦是我們對於學生深深的期許。

生活結構的美學探索

改造班級置物櫃

文∣游舒雅

課程設計的點子,藉由生活中的鋁線材料,去構築符合美感的結構體,透過由淺入深的逐步探索過程,讓學生經由實際操作去累積結構美學的判斷力。課程中將安排三階段的

實作練習:

首先,學生將運用數根鋁線,讓十本國中課本能夠立放不傾倒;透過承載力的試驗,找出理想的支撐點,型塑具美感的穩定結構。接著再透過鋁線材料的逐次減少,讓學生在建構過程中覺察何謂最合宜的結構型態。再者,學生將運用數根鋁線,讓十本國中課本完全不碰觸到桌面,懸空至少 4 公分以上。透過挑戰地心引力的過程,學習強化與削弱結構的支撐點,能體察結構穩定平衡的關鍵。最後,延續前三堂課的結構經驗,實際改造班級學生置物櫃,設限書櫃結構內的擺放 物品,至少須能放置 10 本國中課本、20 張考卷,並且內部結構設計須同時具備立放與平放的擺放方式,目的為創造兼具協調性與美感度的結構設計,讓置物櫃空間最佳化。

學生將會在六堂課的學習過程中,藉由小組的腦力激盪與多方挑戰,提升對日常結構的敏感度,並且能有效地判斷結構的合宜性,對理想結構的表現更具信心。在上學期的授課經驗中,學生們對於課程的反應普遍良好,相較於傳統的繪畫課程,這六堂課對他們而言像是在挑戰任務,尤其在嘗試利用鋁線來綑紮扭綁的過程,往往容易激起男同學們喜好闖關挑戰的企圖心,因此整個教學過程中,經常可見平時對於美術課不太有動力的國中男孩,卻在這六堂課中展現難得一見的專注力與好奇心,而在完成老師所指定的任務時,成就感與滿足溢於言表。

遊戲水墨點亮智慧燈

發現工藝之美

文∣陳美如

我喜歡孩子將課堂所學,實際的用於日常生活當中,我相信藝術之美透過器物為載 體,更能展現其實用性、功能性。也讓美術教育不再只是學問,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年我們設計「畢業禮物馬克杯」,學生非常喜歡自己的作品出現在生活器物上,除了獨一無二為自己所用之外,也可以讓大家欣賞得到,並且在生活空間裡增添許多賞心悅目的美麗畫面。此外,當學生有了創作目標,在課堂上的學習動機就會增強,創作時非常投入、認真,一直到作品完成,孩子和我都非常有成就感。

這次,台日學生視訊教學,在我的美術課堂上,我們想透過班級學生集體創作出大型的作品,將以東方意象的水墨和西方繪畫的膠彩合而為一做為創作的顏料,在宣紙上讓孩子盡情揮灑,發揮最強大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再利用鐵絲編織出立體框架,將渲染彩繪後的宣紙糊上,作為一個個的藝術燈罩。請國中生協助利用生活 科技課,製作木工燈座,再採購市面上販售的智慧燈泡,組合成一個智慧檯燈,可以下載手機 App,就能操控各種情境開關。完成一座獨一無二的「水墨藝術智慧檯燈」日本陶作家吉田直嗣曾說「大家都認為器皿應有其固定的形狀,但是我認為形狀不過是將名稱所賦予的想像具體化而已」,所有的物品有著一個共通點,就是能夠將藝術自然融入現代的日常生活之中,物件型態將打破一般人限制於器物的想像空間,與生活相關並更貼近日常。在智慧生活的大未來,我想繼續帶著我的學生探索藝術之美,因為唯有美能讓科技更有手感溫度,也讓科技可以為創新工藝所用,讓大家都能體驗到前所未有的生活美學。

生活美學跨國教育交流

青山與日本多校網路視訊教學

文∣徐銘基

網際網路科技顛覆傳統上課的方式,也促進課堂教學創新與國際教育交流。青山的師生與日本北海道白糠町小學生,透過網路視訊科技的輔助,經常一起上課,課堂上小朋友以日文、中文、英文三種語言相互打招呼,日本小學的中文老師及本校的日文和美術老師一起協同教學,多國語言的課堂十分新鮮有趣。二校的小朋友不約而同的表示,共同學習的課太好玩了! 也熱情的相互邀請對方學校同學,能夠到彼此的學校、家庭來住宿遊學,二國的親師生非常支持這樣的交流活動,相信不僅能開啟生活工藝的文化視野,也更能激勵孩子充滿好奇的學習動機。

青山村民同心協力

家長參與造屋真心話

文∣何美英 家長

感謝如杏校長邀約參加青山國中小「協力造屋」營隊,認識校長近三年,對她的教育理念與堅強毅力感佩之外,更覺得有機會能幫忙這位「教育界模範生」備感榮幸。

這麼有創意且艱鉅的工程,竟打算交由一群孩子完成,心裡實在佩服,卻也著實不放心,於是我決定陪著一起做!一開始以為只是木板組一組,沒想到竟是真真實實的鋼骨結構,加上水泥磚外層,再釘上原木外牆。老師除了講解課程,並嚴格要求學生安全防護要到位,鋼材組裝過程完全交給學生完成。

看到孩子們卯足全力用十字起子鎖螺絲,有些孩子力氣不夠,甘願跪在地上也要做,滿身大汗卻也笑聲不斷,看到同伴快不行了,就自動遞補換手,這種團隊合作的熱情令人感動。

我以為組裝鋼材是最艱苦的工作,沒想到第二天的工作更粗重,要搬水泥磚塊與扛屋頂蓋板,水泥磚塊大人來搬都覺得吃力,女孩子兩人一組用推車慢慢搬完上百塊,男孩們則負責更粗重的屋頂版,一塊塊幾十公斤的板子面積太大,只能靠勇士們扛上樓,這一幕幕讓我佩服不已。

第三天要將一片片鋼材結構就定位組合,又是一大挑戰,一群人分散在二樓三樓,「上!下!左、右一點點……」的口令此起彼落,這重要的一環,所有人都戰戰兢兢,不敢有一絲鬆懈。第四天以後,還有一連串牆面補強、木工裝潢……等林林總總的工程,給予孩子們深刻的實作體驗,他們每天一早就開始汗流浹背的認真工作,總是最期待午餐的休息時刻,孩子們告訴我:「這幾天午餐特別好吃,因為大家都很餓!」

有兩位令我印像深刻的孩子,其中一位是洪煥宸,他每天都主動打掃環境,待人親切有禮,總是默默做事,真是難得!另一位是葉冠呈,有一天他拿出滑板車,大家都很好奇他哪裡買的?他說:「我把剩下的廢木板帶回家,看網路學著做的。」天啊! 這真是一個天才!

孩子自主學習的實力,讓我深受感動,這不就是我們家長期待的嗎?冠呈接著說:「可是有一個輪子被我玩壞了!」老師馬上回答:「沒關係!我們一起修!」連老師都佩服他主動學習的精神,老師和孩子透過這個「協力造屋」的課程,建立了革命情感,對彼此來說,更是彌足珍貴的成長經驗。由衷欽佩及感謝校長與青山教師團隊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