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分類: 村民大會

前進青山村致謝

台東順天書屋 | 美成和達儒的媽媽 – 曹聖凰

感謝小英老師、青山國中小王校長與 Pecu 老師促成這次的參訪。謝謝青山的老師與同學帶給我們美好的周末學習之旅。謝謝楊主委與施前主委讓我們的孩子有機會在順天書屋學習、感謝辛苦的志工爺爺奶奶、謝謝王爸爸與王媽媽熱情招待。這是一趟集眾人之力而成的旅程。

緣起:

當小英老師確定前進青山村日期,心裡真的很掙扎,因離孩子們期末考時間太近,孩子平時又不用功,可是又想去見見世面,經過一番討論後孩子們願提前準備功課,一同快樂前進青山村。

旅程:

六月十五日清晨五點出發,灰濛濛的天空飄著細雨,沿途美麗風景幾乎都錯過,因為大家不敵周公的召喚。醒來已到汐止了,天空已換藍裝,孩子們也換好他們的服裝準備大顯身手。我們以傳統宮廟文化方式,由前導、轎班、十三班頭帶領可愛的順天三太子進場。迎接我們的是悠揚的弦樂與動感的閃亮木箱鼓。傳統與現代、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一點也不衝突,衝突的是人心不知思辨,是不願接納,是不願改變。讓孩子們了解不同環境會產生不同文化,學習他人優點,改進自我缺點,發揮個人特色。

人文遠雄博物館參觀:

「藝汐高飛」是汐止地區十五所中小學的藝術創作美展,每年有不同的創作主題,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這樣的美展不但給孩子們表現空間,也凝結汐止地區的向心力,增進對自己家鄉的認同感。更棒的是青山國中兩位帥哥解說,真的不輸專業導覽員喔!期待書屋的小小導覽員能向大哥哥看齊,表現自己的專業與自信、幽默的應對。

下午的身體律動大人小孩玩得不亦樂乎,木箱鼓課程令好興奮,可是沒多久手就開始紅、痛了,真的讓人又愛又恨啊!也讓孩子明白何謂:「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早上哥哥姊姊的閃亮木箱鼓表演,不知他們的手是否已形成保護膜了。

晚餐後,我們還有版畫課程,上課前腦子想到的是小時候,拿厚保麗龍板用香燒出圖案在拓印,長大一點用木板與雕刻刀。時代的進步材料也進化許多,現在有專用的版畫版,用筆就可以刻出,真是方便。短短的兩小時,孩子們都有完成自己的作品,收穫滿滿。

夜宿青山幼兒園,孩子們清晨五點自動起床,(上學怎麼都叫不行呢?)逛校園的逛校園,運動的運動。沒球怎麼辦?不用擔心,保特瓶加一點沙(不可過多會很痛),就可開始躲避球大戰了。原來不需有太多物質,他們就能發揮想像自己創造遊戲。在校園裡四處可見學生們的作品,利用廢考卷製作雕塑品,精美的木工自走車作品,孩子們自己設計的花園自動灑水系統,還有師生協力蓋的綠能屋,很酷的人臉辨識系統,這是座結合人文與科技的教育城堡,每個角落都可看到校長與老師們的用心。

難得來汐止,當然要了解汐止的故事,親切的校長媽咪帶我們走讀汐止,日治時期的汐止神社到現今的忠順廟。「汐止水哉」從老照片中述說汐止人如何面對水災?也讓年輕一輩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認同家鄉。

校長帶領我們造訪深坑老街,一棟棟的老建築述說著不同的奮鬥故事。最終站是深坑老茶行「儒昌茶行」從清溪到台灣傳承數代種茶技術,訴說台灣茶的故事。兩天的行程在滿滿茶香中畫下完美句點。

反思:

這趟旅程收穫滿滿,看到青山孩子們的作品,反思我們能做的有那些呢?人臉辨識系統我們可用於何處?可在藥草園用來幫忙抓蟲、除草嗎?可在順天文物館述說十三班頭的故事嗎?我們的臉譜可以3D列印嗎?還有甚麼呢?…可讓孩子們探索、討論、學習。

原來 108 課綱我們已經在做了,而我們家長該學習的是如何放手讓孩子飛?城鄉本來就有差距,但我們如何不讓差距加大?如何發揮我們的優點與專長?這是我們該深思的。

SEP 閃亮木箱鼓專案開發

從聽覺到視覺 鼓動「響、亮」的音符 SDG4 ∣ 優質教育

文∣ 新北市立青山國中小學 林茹姬老師、謝泓儒老師、張益明主任、黃健益老師、張嘉芸老師、國立台灣大學 蔡芸琤助理教授

解開木箱之謎

「青山人也想要製作屬於自己的木箱鼓」D-school 社群工作坊表藝老師晨昕提出這個點子,創客領頭羊家成老師跑出第一棒,先辦校內教師假日培力營;第二棒是生科茹姬老師,號召大家來辦假日學生營隊。寒假,一群師生在生活科技教室裡,組結構、打孔洞、鎖螺絲、上響線、再封板……,學生在多位老師殷勤指導下,運用巧思和手作技藝,終於自造完成屬於自己的木箱鼓。第三棒是晨昕老師的打擊樂教學,讓學生們即時感受到「做了就可用」的學習成功經驗。青山自製木箱鼓,是為了下學期七年級音樂、表藝課的學習,我們策畫五月初百人遠雄博物館快閃!望著孩子跟上樂譜,一邊拍打出節奏,一邊歡欣地搖擺,頓時覺得今年寒冬暖洋洋!

木箱鼓的 4 堂課

  1. 木箱鼓的起源:木箱鼓 (cajon,讀作「卡鬨」), 是一種源自南美洲秘魯的打擊樂器,造型像個木箱,直接跨坐在木箱鼓上面用雙手就能拍打出節奏。拍打木箱鼓不同位置能變化出和爵士鼓相近的大鼓和小鼓音色,不僅容易上手也方便攜帶。
  2. 號召假日營隊:期待已久的青山村首批木箱鼓師生製作團隊終於出現了!不可否認地,坊間樂器行或網路搜尋其製作樣式選材各有優點。感謝去年 11 月科技中心家成主任,力邀林國憲老師到校,親自教授木箱鼓原理與製作,讓今年寒假營隊之一的木箱鼓得以開辦。後續深受歡迎的木箱鼓營隊又加場, 0309 及 0323 二梯周末營隊。
  3. 木箱鼓的製作:木箱鼓主要由小鼓響線和 6 片木板材製作而成。木料選擇用 2 分和 3 分的夾板作為主結構箱體材料,拍打的面材則是選用較薄的 1 分板材。活動前先準備好需要的材料尺寸大小。活動中,學生們再把已裁切好的材料正確地運用不同工具,完成看似簡單實際上又不容易的組裝→膠合→砂磨→漆塗料等各種製作流程。
  4. 表演藝術創價:整場教學活動不僅讓學生們藉由製作木箱鼓的過程,了解木箱鼓構造,教務處更是貼心的邀請晨昕老師教學生們,拍打出屬於自己的節奏,作為這次營隊的完美 ENDING,未來也期待更多老師和同學們,能一起加入「玩」木箱鼓行列。

閃亮木箱鼓 SEP 專案開發

「有了木箱鼓,是否可以讓它閃亮亮呢?」讓 STEAM 的跨域課程發展,有更多的創意和可能性? 當晨昕老師向泓儒、嘉芸老師提出這個想法,對老師的科技專業成長,又是另一個驚奇及挑戰。適逢 2019-02-14 青山村 (協力造屋綠宅) 入厝慶功宴當天,青山謝泓儒老師,向 SEP 的協力夥伴 PecuLab 許願,希望能創造一組打出閃亮木箱鼓的表演團,為六月的青山村聚落活動 (D-school 揭牌),玩出藝術與科技融合的創意生活。因此,PecuLab 許願池的任務開始展開,言出必行,使命必達。留下許願的證據,等待實踐那天,來回應這一切。我思,我執行,故我在。

2019-03-17,SEP 成員們在半畝塘若水會館一同完成了這個願望。這次的共好夥伴包含台大 PecuLab、范信賢老師、王如杏校長、張益明主任、丁明豪主任、林茹姬老師、林岱瑩老師、張美如老師、張嘉芸老師、謝泓儒老師、黃家成老師、撒菲・伊詩坦達主任、脈樹・塔給鹿敦校長、蔡忠義組長、潘致惠校長、孫宗凰組長、黃珮貞主任、黃慧仙主任、陳思玎校長、李小英老師、孫詠雋、林柏宇、李佑、黃昱翰、郭思妤、邱品瑄,鍾儀叡。范信賢老師為我們這樣的相聚,留下了這段話:

以其半求其圓。我想,其意有二:

  1. 每人都不是全能,大家都分享貢獻一些,有機會成就更大的圓滿。
  2. 面對自然及生態,鬆緩退讓一些,反而迎來更多的圓滿。期待下次許願時,加入更多共同動手實現願望的共好夥伴。

閃亮木箱鼓,並不是一個已存在的套裝課程,而是從老師與學生的需求發想,不限縮許願者的想像力,鼓勵許願者大膽地提出需求,接著,透過專案管理與科技實作的引導,一步步地將閃亮木箱鼓技術轉移至課程中。這就是混種型人才的養成實例,在這個實際案例中,混種人才具備融合科技與非科技的能力。讓許願者能自然地與科技連結,不僅要具備右腦的設計、創新、同理心,更要有左腦的邏輯分析能力。在混種人才身上,不一定每項技能都前所未見,但要像樂高積木一樣,能打造全新組合。要將想法轉化成做法,就必須仰賴以下關鍵思維的建立,並隨時保持動手做與開放式自學與共學的態度。

以建立教學團隊自體正向運作的 closed loop, 使環境持續進步。由教學團隊 (例如:青山國中小師生) 提出需求定義與量化目標與期許,SEP 為教學團隊提供既科學又人文的解決方案,並透過教育建立鑑賞觀點與價值系統。在這個過程中,青山國中小的師生們,自行先開發傳統木箱鼓,並提供給 SEP 團隊木箱鼓的規格,讓 SEP 團隊同時但不同處,將 LED 整體解決方案模組化。待雙方各自完成後 ( 傳統木箱鼓 vs 可透過音效感測器觸發的 LED 燈條閃亮系統),再進行整合與組裝,共同完成,閃亮木箱鼓。

能夠為青山國中小的師生們將傳統木箱鼓加值成閃亮木箱鼓,這關鍵技術除了 SEP 團隊有能力進行軟硬體系統整合開發之外,另外的成敗關鍵,就是專案管理。透過這次的模組化後重組,青山國中小的師生們獲得了重新解構再建構的能力,並真實看到,大家對專案管理與科技實作整合的重視在未來只會更多,並直接擴散到所有產業。這就是真正的「創新」。

人類經濟的成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高度仰賴創新,而所有的創新都是獨特的、不 重複的,這些都仰賴專案的形式來達成,所以很難想像,未來的世界,勢必為擁有專案管理能力與實作能力者的天下,這就是我們該給孩子們的能力。

跨校學童體驗 coding 玩創客

資訊科技展開孩子學習新視野

文∣ 新北市立青山國中小學 徐銘基主任、黃家成老師、許惠淑老師、詹景安老師、蔡家銓老師、張益明主任

新北市 106 年6 月於青山國中小成立全國首座「程式教育體驗中心」定期辦理偏鄉學童體驗雲端物聯網 coding 課程。迄今已有大鵬國小、中角國小、東山國小、長安國小、三和國小、北港國小、萬里國小……近 250 名小學生來參加營隊,透過雲教授程式體驗課程,學生操作平板電腦與 acer 雲教授配對後,下載雲端上的積木程式進行改寫,就能操控所有相連在 arduino 開發板上的各式感測器。藉由各種輸入、輸出的感測器應用,學生不僅可以創作 LED 夜燈、隨身涼風扇等 I0T 智慧生活小發明,同時也觸發他們學習新興科技的興趣和潛能,青山教師社群為讓學習活動與生活經驗更緊密結合,經常配合節慶活動來設計模組化的體驗課程,例如:聖誕樹燈飾、新北兒童卡紀念公車……等。希望透過程式教育體驗中心的教學活動,來培養更多偏鄉學童對科技解決生活問題的感知,並為孩子創造出更多元的新興科技學習機會。

萬里區大鵬國小的唐永安校長非常支持新北市程式教育體驗中心,他親自帶領師生來青山雲教室,陪同學生體驗勝利女神影像 App 互動裝置藝術、雲教授 AIOT 教學,結合聖誕燈飾及程式燈控,感到非常新奇有趣!尤其親眼見證教室裡展示多款青山學生科技專題研發作品,包括「AI 智慧宅」模型、BB8 機器人、自動給水機等,其中黃家成老師指導林聖亞同學「太陽能自動曬衣架」還獲得 2018 年 IEYI 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 綠能科技類 銀牌獎,讓現場所有小朋友大開眼界,開心地認真學習,創造出跨校合作移地學習的教育新型態。

程式設計體驗中心的課程,也曾數次安排學童參訪 acer 總部及acer 雲端科技基地 BeingLab 智聯跨界創新平台,還有 2018 年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智慧城市與雲端物聯網展覽,青山主任、組長帶領各校師生們參與許多新興科技展場,並鼓勵學生在各個展攤中觀摩體驗學習,例如: 智慧商店、智慧家庭、自駕車……等,我們相信孩子的科技學習應該透過跨校多元的學習策略弭平城鄉差距,打開所有孩子學習的視野及場域,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讓每個台灣孩子都能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

基金會推動科技教育

技藝結合科技 – 打造孩子競合力

文∣宜鼎國際教育基金會 羅文祈董事長 SDG4 ∣ 優質教育

宜鼎國際教育基金會鼓勵國中孩子學習技藝。從實做中發覺問題,從問題中找尋答案,在過程中主動學習。更重要是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優勢,確立目標,持續學習。

與學校合作「鼓勵學藝」的過程中,看到近年科技推陳出新,帶動許多技藝的變革與創新。身為科技公司的我們,責無旁貸地將「科技」導入技藝,提供孩子「技藝結合科技」的創新應用模式。透過實例培養同學善用科技的能力與素養,而具備「科技+技藝」的頭腦與能力,讓自己與時俱進。

但更實際的作為,是要讓「科技教育」與同學生活連結。最佳的作法,就是讓孩子動手「玩」成一項科技產品。過程中又具思考、學習、競賽、合作等歷程 。我們秉持這樣的想法,與汐瑞區的合作學校不斷嘗試,並得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洪榮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蔡芸琤教授鼎力協助,規劃出「科技教育」的學習層次:以
「PowerTech」為基礎。手工具使用、設計圖認識、電學與機械初步概念、電子晶片連結與程式操作等,透過這套教材讓同學接觸。進階規劃「太陽能車」、「自走車」兩種型態。

「太陽能車」著重動力、綠能、造型、雷切、3D 列印等層面。「自走車」則以電子組件、電學、程式語言為主,讓同學依興趣選擇。107 學年度在本會規劃及汐止、瑞芳區學校師長支持配合下,聯合 5 校辦理「PowerTech」社團,同學玩得不亦樂乎,認真學習與投入,希望自己的作品拔得頭籌。「太陽能車」則在青山、樟 樹兩校執行,當不同設計理念的車輛相互較勁時,孩子們聚精會神的投注在其作品展演之中,讓我們知道科技教育的種子已悄然生根,並透過這座產學合力打造的科技教育平台,持續讓孩子開開心心「玩科技,學技藝;身懷雙技,暢行天地」。

宜鼎「科技教育」的付諸實踐,再再感謝青山國中小、樟樹實創高中、秀峰高中、汐止國中、瑞芳國中的校長及老師攜手相挺。一起為孩子「科技教育」齊努力的感覺,真好。

前進青山村

台東市順天宮/書屋的小英老師領著阿公、阿媽翻轉宮廟刻板印象,傳承百年民間信仰,典藏珍貴宗教文物,實踐私塾教育創新。

繼之前 SEP 在新竹半畝塘共備時,驚艷於書屋小朋友共學討論發表的能力,孩子籌劃 108/4/28 順天草藥園區動土典禮及市集,當天在廟埕擺攤、表演,為藥草區復育動土來「熱鬧」,喚起社區居民對在地文化的重視,雖然小小年紀,但是能力了不起。能夠用 Scratch 積木程式寫遊戲、自造自走車、寫故事出版書,體驗創業當老闆……。書屋的阿公阿媽們為大家整理環境、料理出好吃的點心、菜餚,台東的米飯特別好吃,因為有陽光、好水、好人情!Pecu 老師帶回大學生 coder 分享自學成長經驗,親子聽得不亦樂乎。

每一位生活在書屋的大大小小,在日常中享受學習趣、展現樂活力、滋養品德心、迸發最酷的創意行!看見臺灣教育新價值,就在「台東順天書屋」。因此,本校希望能邀請順天書屋的小朋友、志工及寶桑國小的師生一起來進行跨校性的教育交流。


  1. 對學生,透過跨校服務學習,體驗台灣城鄉多元文化,學習學校特色課程,感受社區營造鄉土情深。
  2. 對學校,跨縣市參訪學校教育,藉由課程發展、教學經驗交流,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活化師生課堂教學。
  3. 對社區,從在地家鄉出發,串連各地社造能量,傳承台灣美好人文,深耕社會教育,實踐公民美學行動。

參與單位

  • 新北市立青山國民中小學
  • 台東縣順天宮/書屋
  • 台東縣寶桑國民小學
  • 支持 SEP 的夥伴

活動內容

  • 活動日期:108 年 6 月 15 日 (星期六) ~ 6 月 16 日 (星期日)
  • 參加人數:約 40 位
星期時間活動主題 地點 負責人員
12:00 – 12:15
青山師生 11:00 集合
1. 青山弦樂迎賓
2. 青山閃亮木箱鼓與順天三太子共舞
3. 青山村階梯大合照
青山國中小 王如杏校長
李秀雲理事長
鍾育櫻主任
張晨昕老師
12:15 – 12:30 轉場交通 遊覽車
12:30 – 01:30午餐 (人文遠雄博物館招待)人文遠雄博物館
4 樓悅來咖啡廳簡餐
王如杏校長
李秀雲理事長
鍾育櫻主任
張晨昕老師
01:30 – 02:10「藝汐高飛」導覽體驗遠雄 4 樓展場王如杏校長
張晨昕老師
02:10 – 02:50遠雄 u-town 自由活動遠雄 u-town王如杏校長
02:50 – 03:10 轉場交通
下大行李
遊覽車
青山幼兒園寢室
03:10 – 05:00藝術創作體驗課 青山奇藝芽子教室 王如杏校長
陳美如老師
05:00 – 05:30轉場交通遊覽車
05:30 – 08:00 A. 饒河街夜市/慈祐宮
B. 麥當勞 + 101 百貨公司晚餐 (順天書屋自理)
饒河街
信義區
王如杏校長
08:00 – 08:30轉場交通 遊覽車
08:30 – 10:00 校園導覽
沐浴就寢
淋浴間
幼兒園寢室
鍾育櫻主任
07:30 – 08:00 梳洗、收拾行李 幼兒園寢室  
08:00 – 08:30 早餐 (青山國中小招待)禮儀教室 鍾育櫻主任
08:30 – 09:00 轉場交通 遊覽車
09:00 – 11:30 台北市立動物園
門票 (順天書屋自理)
動物園 王如杏校長
11:30 – 12:00 轉場交通 遊覽車
12:00 – 01:00 嘉義閣豆腐餐 (王如杏校長招待) 深坑街 王如杏校長

順天書屋 – 實踐私塾教育創新

王如杏 (新北市青山國中小校長)

台東市順天宮/書屋的小英老師領著阿公、阿媽翻轉宮廟刻板印象,傳承百年民間信仰,典藏珍貴宗教文物,實踐私塾教育創新。繼之前SEP在新竹半畝塘共備時,驚艷於書屋小朋友共學討論發表的能力,昨天親眼目睹孩子籌劃順天市集,在廟埕擺攤、表演,為藥草區復育動土典禮“熱鬧”,雖然小小年紀,但是能力了不起。能夠用Scratch積木程式寫遊戲、自造自走車、寫故事出版書,體驗創業當老闆……。書屋的阿公阿媽們為大家整理環境、料理出好吃的點心、菜餚,台東的米飯特別好吃,因為有陽光、好水、好人情!Pecu老師帶回大學生coder分享自學成長經驗,親子聽得不亦樂乎。每一位生活在書屋的大大小小,在日常中享受學習趣、展現樂活力、滋養品德心、迸發最酷的創意行!看見臺灣教育新價值,就在“台東順天書屋”。

順天書屋藥草區動土典禮

順天書屋藥草區動工前狀態

https://goo.gl/maps/26c2frtfme22

許下願望,不再是盆栽,而是復育出真正屬於生態系的藥草園區

SEP 成員台東兩日遊,預定行程如下:

2019-04-272019-04-28
06:00 ~ 07:00起床梳洗起床梳洗
07:00 ~ 12:00出門前往台東順天市集 & 藥草區動土典禮
12:00 ~ 14:00入住安琪拉公主民宿
(六間房,可容納 21 人)
小英老師包棟招待大家
順天宮廟埕聚落餐
順天書屋志工招待
14:00 ~ 18:00 民宿主人導覽台東市輕旅行 順天書屋自然教室半日遊
(思妤妹妹老家)
18:00 ~ 20:00順天書屋各家庭一戶一菜
至安琪拉公主民宿共食
回家

抵達台東後的食宿費用,全部由順天宮、順天書屋、所有志工及家長共同招待 SEP 的夥伴。各位參加者自行張羅交通,相約於 2018-04-27 入住品瑄妹妹家的民宿。

安琪拉公主民宿 https://angela.ttbnb.tw/

地址:950台東縣台東市志航路一段412巷17弄26號
電話:0985-146-066

立即報名請直接填寫下方的【發表迴響】

報名舉例寫法:

【竹光】宗凰一家三口 or 【青山】如杏一家四口 or 【清小】慧仙一夥八人

SEP 首場工作坊

心靈相通就是如此,在不同的聚落,做著相似的耕耘。

一拍即合後,迅速催生首次的 SEP 共備活動。

這股樸實的力量,在一群覺醒的人中蔓延開來。

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2019-03-16 ~ 17 活動流程

主持人:PecuLab 亮瑜 & 福民 & Pecu

共好夥伴:范信賢老師、王如杏校長、張益明主任、丁明豪主任、林茹姬老師、林岱瑩老師、張美如老師、張嘉芸老師、謝泓儒老師、黃家成老師、撒菲・伊詩坦達主任、脈樹・塔給鹿敦校長、蔡忠義組長、潘致惠校長、孫宗凰組長、黃珮貞主任、黃慧仙主任、陳思玎校長、李小英老師、孫詠雋、林柏宇、李佑、黃昱翰、郭思妤、邱品瑄,鍾儀叡。

夥伴們的堅強後盾:廖伯堅大哥、品琪、YC、宗凰組長的寶貝 – 朗心。

參與單位:汐止青山國中小、南投東埔國小、南投埔里國中、新竹竹光國中、新竹清華附小、新竹關埔國小、台東順天書屋。

支援夥伴:半畝塘 Paul & 四平。

活動地點:302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95號 (半畝塘竹北若水會館)

設計思考規畫者:陳亮瑜

感謝范信賢老師為這次的首場聚會,寫下了這段話。

以其半求其圓。我想,其意有二:1.每人都不是全能,大家都分享貢獻一些,有機會成就更大的圓滿。2.面對自然及生態,鬆緩退讓一些,反而迎來更多的圓滿。

半畝塘用二十年寫下了【人天共好】的上聯、SEP 正接手串起更多能量讓【人機協作】的下聯實現。